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期摘要

2019年第1期

2019-01-09

来源:中国翻译研究院

字体:

 
理论研究 /
05  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  孙艺风
19  基于口译认识论的口译理论建构 —多视角、多层面、多路径的口译研究整体框架  王斌华
 
译史纵横 /
30  翻译与国运兴衰  王东风
42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19世纪新教传教士英译儒经行为研究 —以柯大卫的《四书译注》为例 
周宣丰  赵友斌  罗选民 

译介研究/
51  中国封建法典的英译与英译动机研究  屈文生 万立
60  汉学家视野与学术型翻译:金介甫的沈从文翻译研究  徐敏慧
 
翻译教学/
68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翻译专业教育:成就、挑战与发展  仲伟合
76  强化质量意识,推进翻译硕士教育内涵式发展  平洪
83  英汉交替传译笔记中的语言选择发展规律—基于口译学习者的横向研究  高彬
 
特约专栏/
91  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与术语翻译标准化  魏向清 杨平
98  “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数据加工标准研制  黄鑫宇 董晓娜
104  中国特色术语库标准化构建的创新实践与方法论意义  刘润泽 丁洁 刘凯
 
书刊评介/
111  多模态语用学分析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Multimodal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 A New Model for Source Text Analysis述评  陈吉荣
 
学术访谈/
117  外宣翻译的新时代、新话语与新思路—黄友义先生访谈录  朱义华
 
学术视点/
123  试论翻译工作中的六组关系  孙宁 张蕾
 
行业研究/
130  改革开放40年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展望  何恩培 闫栗丽
 
业界视点/
136  搭建译学平台助推文化交流—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成立纪实  冯全功
 
翻译评论/
141  林译《欧史遗闻》:一部被封存的《科里奥兰纳斯》译本  安鲜红
 
学术争鸣/
150  对玄奘翻译思想的几点澄清—兼与王宏印教授商榷  李汉平
 
实践探索/
159  《老洛伯》一百岁了—从胡适的“尝试”看译诗发展  黄杲炘
167  浅析专利文献翻译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黄翀 张奇
 
自学之友/
174  ExtractsfromAWagnerMatinée(WillaCather)  曹明伦译
177  译者要甘于并善于“悔棋”  曹明伦
182  往事(冰心)  蔡力坚  译
184  “砖头”与“水泥”  蔡力坚
 
词语选译/
187  《中国关键词》(节选)
 
第三十一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竞赛原文和竞赛规则
 
信息广角/
191  本刊邮购信息
192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人才培训计划(2019)
  翻译及双语传意文学硕士课程
 
本期主要论文摘要
 
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
孙艺风  澳门大学
 
摘要:世界文学在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受到持续的关注。世界文学的实现取决于国际传播,翻译因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人们对翻译是否能真正助力国际传播产生了严重怀疑,突显出文学不可译性这个长期固有的问题,因而不可译性也被视为实现世界文学的最大障碍。如果跨文化交际的作用不充分或不尽人意,那么本土文学的跨国流通势必受阻,难以成为世界文学。通过不同语境维度的异质性,跨文化解读和文化调解的各种表现形式得以凸显,这方面更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翻译发生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进而又支配并决定译作的形态和效果。为了促使文学作品跨越国界的流通,本文将对于翻译的质量,即翻译的可接受性,结合世界文学一并进行重新审视。
关键词:翻译;世界文学;国际传播;文学价值
  
基于口译认识论的口译理论建构—多视角、多层面、多路径的口译研究整体框架
王斌华  英国利兹大学
 
摘要:口译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萌芽,到本世纪初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子学科地位基本确立,有了专门的研究群体,出版了学科基础著作,形成了若干研究领域和主线。综观国际范围内口译研究近年的发展动态,在呈现出研究主题多元化、研究路径跨学科趋势的同时,也面临缺乏系统的学科整体框架、融合性的学科身份和有影响力的理论等问题。本文以厘清口译相对于笔译的区别性特征为出发点,建构口译研究的多维认识论,以此为基础,对国际范围内口译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检视,进而提出多视角、多层面、多路径的整体性口译研究框架,籍此加强口译研究的理论建构。
关键词:口译研究;区别性特征;多维认识论;多层面理论建构;整体性口译研究框架
 
翻译与国运兴衰
王东风  中山大学
 
摘要:从中国汉唐以降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国运兴衰的曲线与翻译事业兴衰的曲线若即若离,大体一致。从当代翻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翻译是这个国家是否开放的一个标志;由于翻译可以引进新的知识,因而可以刺激和推动本土的社会发展;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在翻译上不作为,则意味着这个国家与外界失联,从而失去了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机会,社会意识形态便会变得故步自封,久而久之便会积弱而亡。
关键词:翻译;国运;兴衰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19世纪新教传教士英译儒经行为研究—以柯大卫的《四书译注》为例
周宣丰 广东药科大学︳赵友斌 暨南大学︳罗选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译者的意志性、身份角色、译者行为发生的社会语境都影响着译者的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相应地,高度社会化了的译者行为在译文中留下了或隐或显的“意志性”译者行为痕迹。因特殊的时代背景,强烈的“权力意志”欲望和复杂多重的角色身份,19世纪新教传教士英译儒经时干预和操控原文的“意志性”尤为强烈,译文中的“意志性”译者行为痕迹非常明显。其中,柯大卫在《四书译注》中通过译者前言、孔子传和评价性注释留下的“意志性”译者行为痕迹,极力地彰显了他作为新教传教士译者身份角色的意志性。
关键词:译者行为批评;意志性;新教传教士;柯大卫;《四书译注》

中国封建法典的英译与英译动机研究
屈文生 万立  华东政法大学
 
摘要:英国商人小斯当东1810年首次将《大清律例》系统地译为英文,是为中文法律典籍英译之嚆始。法典英译的早期动机归于在华外国商人考察中国法律、社会、营商环境和保障侨民利益的实际需求,具有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取向,与钟威廉一百多年后重译《大清律例》的校正动机有根本差异,与庄为斯翻译《唐律疏议》的比较法学术研究和姜永琳翻译《大明律》以填补中国主要封建法典英译空白的动机也完全不同。翻译动机直接作用于译者的体例编排、词汇选用等层面,且不同翻译的动机作用下的译本也不尽相同。主要封建法典的翻译史构建和翻译动机对译本的影响等讨论,对法律史研究和汉籍翻译史研究具有拓深意义。
关键词:法典英译动机;大清律例;唐律疏议;大明律
 
汉学家视野与学术型翻译:金介甫的沈从文翻译研究
徐敏慧  澳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汉学家在中国文学外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已在学界达成共识。现有研究大多论及汉学家的具体翻译策略,鲜有学者探讨汉学家的研究与其翻译的关系,而从整体、宏观角度审视汉学家的研究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是准确、全面、理性评判汉学家译介活动的基础。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出版的三本沈从文作品英译本/文集,以描写的方法呈现并分析文本选材、译者前言和序言以及具体的翻译方法三大方面,探究金介甫作为汉学家兼史学家的研究视野和治学方法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译本选材的广度和多样反映了汉学家纵览全局的研究视野,前言和序言中的独特关注点是史学家深入、独到的研究成果的展示,具体的翻译方法则体现出研究者严谨周密、知识点必究的治学方法,其学术型厚译文本的策略凸显了翻译创造知识的功能。深入研究金介甫在沈从文译介领域的贡献可以为研究汉学家在中国文学文化译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汉学家;金介甫;沈从文;译本选材;译者序言/前言;厚译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翻译专业教育:成就、挑战与发展
仲伟合  澳门城市大学
 
摘要:本文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回顾40来中国翻译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反思翻译专业教育面临的内外挑战,积极谋划推动翻译专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举措,以期加快我国翻译专业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新时代翻译专业教育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冀望新时代翻译人勇于进取,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力量。
关键词:改革开放;翻译专业教育;成就;挑战;举措
强化质量意识,推进翻译硕士教育内涵式发展
平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本文总结近年我国翻译硕士授权点三次评估的情况,讨论翻译硕士教育如何贯彻国家提出的“服务需求、提高质量”办学指导思想,通过分析翻译专业的本质内涵,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改进课程教学、对接职业资格考试、加强师资队伍和实习基地建设等翻译硕士专业建设要点,促使翻译硕士教育步入内涵式发展轨道。
关键词:翻译硕士教育;专业评估;质量意识;内涵式发展

英汉交替传译笔记中的语言选择发展规律—基于口译学习者的横向研究
高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比初级、中级和高级口译学习者的英汉双向交替传译笔记,对笔记语言选择策略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横向分析。结果表明:源语是三组受试的口译双向笔记的主导语言,口译学习者专业水平越高,译语比重越大。三组受试口译笔记量的差异反映了受试源语加工能力和口译技巧的高低,体现了不同口译方向语言转换的认知消耗差异。
关键词:交替传译;口译笔记;口译方向
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与术语翻译标准化
魏向清南京大学︳杨平  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
 
摘要:本文主要借鉴话语研究、知识学、术语学及翻译学等跨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项目数据加工标准研制工作的思考,从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的跨语知识实践本质出发,探讨其核心术语翻译标准化的重要价值及相关数据标准化的类型特征,旨在为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的术语翻译知识服务提供学理参考。
关键词: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术语翻译;标准化

 
“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数据加工标准研制
黄鑫宇 董晓娜  南京大学
 
摘要:“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是面向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实践的国家级术语翻译资源库,该库的核心功能是为中国特色术语外译提供相关知识服务。数据标准化是术语库内容建设重心,直接影响到术语翻译知识服务功能的实现。术语库数据工作的实践原则与方法以标准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旨在使术语库数据加工更为规范和高效。本文主要结合“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数据加工标准研制过程,具体阐述该项目标准研制的学理基础与需求动因,以期为该库数据加工标准化实践以及今后同类术语库的内容开发建设提供借鉴性参考。
关键词:知识服务;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数据加工;标准研制

 
中国特色术语库标准化构建的创新实践与方法论意义
刘润泽 南京大学︳丁洁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刘凯  南京大学
 
摘要:我国术语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已走过30年历程,相关标准研制实践深受西方影响,往往遵循普通术语学基础原理。近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实践过程中,中国特色术语库应运而生,构建实践方兴未艾,而以往国际术语库通用标准原则与方法存在一定的适用局限性。这给我国新时代术语管理标准化工作实践带来了新挑战,也为术语管理标准工作“中国化”理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中国特色术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项目数据加工标准研制实践,就中国特色术语库标准化工作的实践逻辑与理论创新展开思考,旨在面向中国特色话语对外传播所需的知识服务,探索中国特色术语库对外翻译标准化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中国特色术语库;标准化构建;实践创新;方法论

多模态语用学分析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Multimodal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 A New Model for Source TextAnalysis述评
陈吉荣  辽宁师范大学
 
摘要:传统翻译研究多注重翻译文本的语言,语言被认为是意义的主要来源,而翻译信息传递的其他方面被认为是辅助手段。近年来,随着翻译技术与本地化的发展,翻译理论开始出现技术转向,但在关注翻译技术的同时又有忽略语言研究的倾向。随着多媒体口译实践与翻译本地化实践的不断发展,对涵纳语言、视觉、听觉等多系统逻辑语义关联翻译理论框架的需求日益迫切。2018年,PalgraveMacmillan出版社出版了SaraDicerto的专著MultimodalPragmaticsandTranslation:ANewModelforSourceTextAnalysis,为解决上述翻译研究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成为多模态分析法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典范。
关键词:多模态;语用学;翻译研究


 
外宣翻译的新时代、新话语与新思路—黄友义先生访谈录
朱义华  江南大学
 
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外宣翻译具有哪些特征、面临哪些挑战,该遵循何种原则、采取何种策略,又该如何规划并服务于我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通过对黄友义先生进行访谈来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以期为新时代的外宣翻译实践与研究工作提供新的视角、新的思考与新的方法。
关键词:外宣翻译;话语体系;读者关注;传播效果;国家形象
 

 
试论翻译工作中的六组关系
孙宁 张蕾  外交部
 
摘要:本文从政府部门翻译人员和培训者的视角,探讨了语言与技巧、口译与笔译、交传与同传、翻译与翻译+、迻译与传播、理论与实践六组关系,旨在推动翻译界对上述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语言基本功;译员素质;对外传播;翻译研究


 
改革开放40年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展望
何恩培  闫栗丽  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语言服务行业对国家经济政治等各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宏观市场发展的角度对行业未来趋势做出分析预测,从战略层面对行业发展给予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语言服务;语言服务产业;语言战略;人工智能


 
搭建译学平台助推文化交流—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成立纪实
冯全功  浙江大学
 
摘要: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的成立是翻译界的一件里程碑事件。本文总结了“新时代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高峰论坛暨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成立大会”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华译学馆的成立与使命,特邀作家与翻译家的系列讲座以及针对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的研讨。中华译学馆的成立有利于汇聚力量,整合资源,助推译学发展与中外文化交流。
关键词:中华译学馆;译学;文化交流;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


 
林译《欧史遗闻》:一部被封存的《科里奥兰纳斯》译本
安鲜红  湖北大学
 
摘要:林纾与陈家麟合译的《欧史遗闻:罗马克野司传》,是莎剧故事《科里奥兰纳斯》在中国的最早“汉译”。该译文先后两次刊出,之后便淡出读者视野。林纾对科里奥兰纳斯故事的误读与“顺应式”改译,与时代语境龃龉难合,林纾不合时宜的“意识凸显”是《欧史遗闻》遭遇冷落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欧史遗闻》的遗忘开启莎剧《科里奥兰纳斯》在近代中国的去经典化征程。
主题词:林纾;《欧史遗闻》;《科里奥兰纳斯》;顺应;去经典化


 
对玄奘翻译思想的几点澄清—兼与王宏印教授商榷
李汉平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摘要:尽管玄奘的“五不翻”被公认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理论,但学者对其渊源、内涵及外延的理解并不一致。本文指出三处误解并加以厘清:一是误认为“五不翻”理论为广州大亮法师所首创;二是误将唐代道士李仲卿批判佛教的《十异九迷论》视为“五不翻”理论的组成部分;三是误将“五不翻”之外,玄奘提出的“正翻”与“义翻”归为景霄名下,并视为“五不翻”的补充说明。
关键词:五不翻;正翻;义翻;玄奘;佛道之争;佛教译论
 

 
浅析专利文献翻译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黄翀 张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
 
摘要:本文从专利文献翻译的概念和分类出发,以专利文献的摘要翻译和技术方案翻译两方面为切入点,依据笔者在专利文献翻译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多件案例,从正反两方面探析了专利文献翻译对于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对于相关领域的翻译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专利文献翻译;技术创新;影响;价值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World Literature
By SUN Yifeng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u, China) p.5
 
Abstract: The project of world literature has been drawing attention in humanities research. Since the possibility of a bona fide world literature rests on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produced in national languages, translation has a pivotal role to pla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serious doubts have been cast on this role, calling attention to untranslatability as a chronic and persistent issue that undermines the chance of world literature. I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ails to play its role adequately and satisfactorily, the circulation of national literatures would certainly be impeded and a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term could not come into be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urgently needed therefore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project’s different contextual dimensions, its related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and the forms of mediating cultures in their various manifestations. In such investigations, special attention ought to be paid to the fact that translation happens at specific locations and times, which in turn governs and determines what happens to and in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the quality, or rather acceptability, of transl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enabling the circulation of literary texts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serious account, as the putative literary value inscribed into translation enables cross-cultural transformation which in turn ensures the success of the world literature project.
Keywords: translation; world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literary value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Studies
By WANG Binhua (University of Leeds, U.K.) p.19
 
Abstract: Inauguated in the 1950s, interpreting studies has by now developed itself into a key sub-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 critical review of its institutional progress reveals at once a vibrant thematic and methodological diversity in its research and a worrisome lack of both an agreed disciplinary identity and a coherent discursive framework. This article addresses itself to the epistemology of interpreting studies by identifying its research objects and defining its distinctive features. On the basis of this exploration, we propose for interpreting studie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amework built in with multiple perspectives, dimensions and approaches.
Keywords: interpreting studies; framework; distinctive features; research objects; epistemology
 
Translation and National Destiny
By WANG Dongfe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p. 30
 
Abstract: As its history sinc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has shown, the curve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China’s national destiny tends to overlap with that of the boom and bust of it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ere is nothing unusual about this phenomenon, s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 country’s attitude toward translation can indicate whether it is opening up to or closing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Since translation introduces new knowledge and different ways of doing things, it can stimulate and promote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f there should be no translation in a country, it simply means that the country has no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is losing an opportunity to develop together with other countries. Social ideology in such a country will become conservative and close-minded, and its economy too is likely to head toward disasters.
Keywords: translation; national destiny; rise and fall
 
What Has Motivat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odes of Pre-modern Chinese Dynasties
By QU Wensheng & WAN L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China) p.51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a historical survey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codes of pre-modern Chinese dynasties, looking closely into what had motivated the undertaking of these projects. Our study finds that it is George Thomas Staunton who initiated the practice of rendering pre-modern Chinese legal codes with his 1810 full-text rendition of the Qing Code. His motives for the undertaking were primarily utilitarian and practical, out of the actual needs of foreign merchants in China to know about Chinese laws, observe local customs, evaluat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safeguard their own interests. While these motives were shared by other early translators of Chinese laws, the motivation became diversified when William Jones retranslated the Qing Code into English over a hundred years later so as to improve on Staunton’s imprecise version. This trend toward motivational diversification continues and is also observable in the two cases involv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ang Code and the Ming Code by Wallace Johnson and Jiang Yonglin respectively. Both did so to fill in the gap in English versions of major Chinese dynastic codes and thus to serve the academic interest of comparative law. The changing motivation affects the style and wording of the translations concerned in various ways.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how different motives tend to impact this undertaking differently throws some unique light not just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classics, but on legal historiography as well.
Keywords: legal translation; motivation; the Qing Code; the Tang Code; the Ming Code